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工作”论坛综述
        2019-08-06

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工作”在201971314:0018:20于云南大学文渊楼201室正式开坛。本次论坛负责人为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论坛时间安排为2019713日下午——14日上午,论坛地点为云南大学文渊楼201室、南学楼402室及南学楼404室。

2019713日下午论坛内容安排为特邀嘉宾演讲,出席人员有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北京大学教授马凤芝、厦门大学教授童敏、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费梅苹、复旦大学教授赵芳、教授顾东辉及云南大学教授高万红。

王思斌教授就“后脱贫攻坚中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及社会工作的作用”专题进行分享,主要对后脱贫攻坚期的概念进行澄清说明,并对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涵义及建构涵盖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马凤芝教授就“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视角看医务社会工作对健康管理的贡献”专题进行探讨,并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发展、概念界定及健康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呈现出详尽的理论框架,由此提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童敏教授结合实践服务案例,对比不同社区治理模式对社区公共安全空间的影响,探讨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管理中能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从社会治理到公共安全需要由从“联动”的“嵌入”(单专业视角)转变为公共服务的“协同”(多部门、多人群的社会发展视角)。

费梅苹教授依据个人及团队开展的社区教育康复同伴项目中的案例,对“司法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进行探讨,提出访谈需要运用生命建构的分析框架,同时强调禁毒社会工作开展的模式需要多方联动,即协同式研究的模式。

赵芳教授就“少数民族地区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探索”专题进行分享,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出发探讨少数民族农村的多维度贫困状态,并对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强调去标签化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高万红教授根据项目案例对“贫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行动研究”专题进行探讨,对困境儿童的概念界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并结合服务经验提出困境的叠加效应,强调儿童精神健康服务需要从优势出发。

最后华东理工大学顾东辉教授就各位老师的专题分享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各专题讨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及评价。

2019714日上午主要有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一主题为社会变迁中的都市社会工作,地点在南学楼402室。论坛上半场共有8位发言人,主持人为上海大学杨锃副教授,评论人为云南大学马居里教授、云南大学刘建娥教授,发言主要包括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创新发展等不同内容。下半场共有8位发言人,主持人为云南大学杨婉秋副教授,评论人为上海大学杨锃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同副教授,发言内容主要从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社会工作实践服务案例分享及社会工作传播等方面进行。

分论坛二主题分别为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地点在南学楼404室。论坛上半场共有8位发言人,主持人为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评论人为云南大学高万红教授、云南大学杨婉秋副教授,发言主要从精神障碍患者的实践服务研究以及残障者的实践服务研究两个内容进行。下半场共有8位发言人,主持人为云南大学李艳华老师,评论人为云南大学马居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方劲副教授,发言内容主要包含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不同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

至此,云南大学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的“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工作”分论坛圆满结束。最后,分论坛吴同副教授获得年会优秀论文评选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