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通讯》总第12期
        2012-08-09

中国社会学会

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通讯

 

总第12

 

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

通讯地址: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2011214

 

  

学会动态

关于召开2011年城市社会学年会的通知 ………………………………………………… 2

城市社会学论文选介

城市舒适物与社会不平等  ……………………………………………………………王宁4

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及其本土意义 ……………………  林顺利 孟亚男4

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  …………………………………………刘莉5

住房的过度市场化及其社会后果——

从“论住宅问题”看城市中下层民众的住房消费 ……………………………… 张敦福 6

二线城市“就业热”的思考——基于中国城市均衡发展的分析 ………… 文军 陈彧 6

城市研究名家

吴良镛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 ……………………………………………………………… 7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成果简介

城市社区女性赋权与增能——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 王小波8

城市雕塑的评析及借鉴 ……………………………………………………………张宝义10

城市和谐交通建设的系统视阈 ……………………………………………………王光荣10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张品11

城市社会学相关研究及知识

新城市主义 …………………………………………………………………………………12

 

关于召开2011年城市社会学年会的通知

  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自2004年筹备建立以来,先后于2004年在天津举办了“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5年在天津召开了“大城市和大城市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2006年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主题为“科学发展、共享和谐”的第16届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上举办了城市社会学研究分论坛,2007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城市化与和谐社会建构”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南京召开了“科学发展与中国城市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在天津召开了“城市发展与城市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初步实现了搭建城市社会学研究平台,促进城市社会学学者研究和交流的目的。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723-25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社会学年会上举办城市社会学分论坛。本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的主题是:“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城市社会学分论坛的主题定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希望学者、学术同仁围绕上述主题积极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参加城市社会学分论坛研讨,以促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深化,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贡献。在这次会议上,还将召开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会议,请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参加,就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改选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方案,为即将进行的换届改选做好准备。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城市社区治理资源平台”协办。请会议的参加者于515之前将会议的题目、大纲、论文简介(100--200字)报到会议秘书处,于615之前将会议论文初稿报到会议秘书处。会议秘书处联系人如下:

  王小波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电话)13072094242  E-MAILboboform@126.com

陈如 南京社会科学院

(电话)13505142326  E-MAILCHENRU3600844@163.COM

郭虹 四川社会科学院 城市社区治理资源平台

 (电话)13608067009  E-MAILGGZGH@126.COM

 

                      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011214

 

 

 

 

 

 

 

 

 

 

 

城市社会学研究选介

编者按: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者踊跃发表城市社会学著作和论文,推动了城市社会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本期从近两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中选介了五篇论文,以增进学术交流。

 

城市舒适物与社会不平等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暨管理学院  王宁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暨管理学院教授王宁撰写的《城市舒适物与社会不平等》发表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7卷第5 。该文在回顾西方有关舒适物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把舒适物放在消费社会学的框架内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城市内部舒适物的配置与摄取上所显现出来的社会不平等。

文章认为所谓舒适物(amenities),就是使人在感官和心情上感到舒适、舒心、愉悦、满足的事物、环境、事件、设施或服务。从性质上看,舒适物与生活质量相通。舒适物可以分为集体消费舒适物(无产权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消费舒适物(私人消费品)。集体舒适物是一种集体消费品,属于再分配领域,理应奉行公正原则。但是,为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GDP指标的好看,地方政府在集体舒适物的配置上实行的常常是逆向再分配原则。例如,在住宅土地的出让方式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达成了利益的一致。地方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所建设的集体舒适物(如:地铁、园林景观)提升所出让的住宅土地的价值,增加地方GDP和财政收入,而开发商则借助集体舒适物而高价获取土地,购房者则通过购买商品房而连带摄取集体舒适物(如:江景房)。集体舒适物通过商品房连带而更多地流向了富裕阶层,中低阶层则在集体舒适物的分配中被边缘化了。因此,私人消费领域的不平等会延伸到集体消费领域的不平等。

 

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及其本土意义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  林顺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孟亚男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林顺利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孟亚男撰写的《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及其本土意义》一文发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31卷第4期。文章对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做了回顾综述,并探讨了这些研究对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的借鉴意义。

文章指出,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在经典社会学研究中,恩格斯和齐美尔开启了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大门。沿着恩格斯和齐美尔的思路,学者们从人文生态学、社会地理学、新城市社会学和空间不平等社会学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并进行了综合尝试,对当代西方城市贫困聚集区,如内城区和贫民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于研究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空间聚集趋势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政治制度,抑或文化形态,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与体制相关的各种空间政策共同作用,导致了不同区位和类型的人口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差异,带来贫困和剥夺的空间重合与分离两种模式。这种路径依赖和体制因素的主导影响,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福利缩减的主导因素不同。要素作用的差异构成中国本土研究的最大实际,在厘清并正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如何以综合的社会空间视角来审视城市贫困,才是未来中国本土研究的核心课题。

 

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刘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莉撰写的《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一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文章指出,恩格斯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有着独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批判视角,揭示出城市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系,开创了资本主义分析的城市视角。虽然一百多年纷繁复杂的变化,但恩格斯的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仍在当今的西方和中国发出双重的历史回响。

文章首先梳理了恩格斯早期文献《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城市社会学思想与内容:一是恩格斯对城市化及城市的认识。文章指出在恩格斯看开,城市化是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和扩张;城市的物质形态背后是各阶级间的城市空间的分异;城市的社会形态背后是阶级间的城市冲突关系。二是恩格斯城市分析的独特视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在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了城市化的过程、造成了城市中的阶级冲突。接着文章分析了恩格斯城市社会学思想对当代城市研究的价值。对于西方城市研究而言,恩格斯不仅开创了城市分析的资本主义视角,同时也开创了资本主义分析的城市视角,并初步寻找到了城市和资本主义背后的逻辑联系。而沿着这一视角,可以揭示当代西方城市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通过城市发展的历史比对、当代的西方城市空间形态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当代形态,分析资本主义的变化逻辑以及当代逻辑。对于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恩格斯的城市社会学思想的现实价值在于:一,在价值理念上恩格斯所向往的城市的环境正义、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二,在关系形态上营造城市人群中和谐的互动关系。三,在城市化进程上平衡城乡关系,消除城乡的对立。

 

住房的过度市场化及其社会后果

—从“论住宅问题”看城市中下层民众的住房消费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张敦福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张敦福教授撰写的《住房的过度市场化及其社会后果—从“论住宅问题”看城市中下层民众的住房消费》发表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4期。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住房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后果,并提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基本思路。文章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前住房问题的主要层面:第一是房价暴涨,超过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第二是投资性购房比例和住房空置率高。第三是地方政府把房地产开发作为支柱产业,从中获取过高税费收人。

二、住房过度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的社会后果:第一是因房地产纠纷尤其拆迁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频发。第二是城市贫困群体、乡城移民、新毕业大学生成为房产博弈的牺牲品,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明显扩大。第三是房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恶魔,影响着城市人的婚姻爱情与价值观念。

最后,文章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把它作为社会问题而非纯经济问题对待,以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应对,国家和政府应当把住房作为基本民生问题,通过建设各阶层、各群体利益共享的消费者社会解决城市中下层民众的住房问题。

 

二线城市“就业热”的思考——基于中国城市均衡发展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陈彧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教授文军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陈彧共同撰写的论文《二线城市“就业热”的思考———基于中国城市均衡发展的分析》一文发表在《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6期。文章分析了目前出现的“二线城市就业热”现状及积极影响, 并对二线城市应对“就业热”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章认为二线城市“就业热”是一次人口主动转移的过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定意义上,二线城市的“就业热”起到了弥补我国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作用。首先,从城市人口规模的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就业热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均衡发展。其次,二线城市“就业热”有利于促进各城市间人力资源分布的均衡化。除此之外,二线城市就业还带动城市间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

文章认为,虽然 “就业热”为二线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带去了许多挑战。二线城市为了应对“就业热”所引发的挑战,避免“就业热”可能造成的风险,需要做好积极应对和承接人才浪潮来临的准备。首先,要努力营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职业体系和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保障各类人才的基本权益和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不断吸引住人才,而且更能够留得住人才。其次,二线城市需要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创造吸引外来就业者持久性推动力。最后,二线城市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城市管理。总之,在“就业热”面前,二线城市还有很多的挑战要面对,这些挑战不仅有物质和技术层面,更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完整的城市建设不仅体现在城市的物质建设层面,也体现在城市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层面,更体现在工作为城市生活主体的人的层面。如果二线城市能够成功应对这些挑战,那么必然会带来二线城市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逐步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从长远来看,它也必将促进中国城市的均衡化发展。

城市研究名家

编者按:关注并吸收城市社会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社会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期介绍中国学者吴良镛及其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贡献。

吴良镛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

吴良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享誉国际的建筑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也是我国城市科学主要的开创者和指导者之一,他为我国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反映了中国当代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新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吴先生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卓著成就,提出了“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学”等为大家所熟知的理论思想。另一方面,吴良镛先生也是我国城市科学主要的开创者和指导者之一,他为我国城市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一方面,吴先生推动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成立。198212月,吴良镛先生在全国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学术讨论会提出了开展城市科学研究的思想。他指出:“要多学科协同、开展城市科学的研究”。他说“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种多层次、多分支的结构。根据其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应当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研究”吴先生深刻地指出:“城市建设和发展要靠科学,但城市学科的发展却被长期忽视” 正是在那次大型学术讨论会上,大家都认为应当建立一个经常性的、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团体。这成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产生的直接原因。经过1983年一年的筹备,19841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在这一过程中,吴先生以其智慧和学术思想,给予了重要的指导。其一:他主张城市科学研究应当是综合性的研究,战略性的研究,应当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城市的结合,是多学科的联合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比如: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史学、法学、哲学、美学、地理学、国土学、地质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学、园林学、交通工程学、城市管理学、城市防卫学等多种学科。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将随着学术研究的展开逐步发展。其二:吴先生非常重视从实际出发,建议建立城市科学,以利于吸收更多的学科人士广泛地参加,利于使研究更加面向中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当时,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成立和城市科学研究的起步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吴先生一直关注和指导着中国城市科学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和热情。他的不少学术观点对城市科学具有重大意义。比如他很早就提出“城市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低估,对城市的积极作用要有足够认识”,他指出:“我们忙于应付目前矛盾多,消极方面谈得多,谈控制城市人口多,对必要的发展讲得少,实际上重视不够。这固然受当前经济发展的局限,但从思想、理论方面说,对城市作为‘前进的主要动力’,还缺乏足够的宣传和认识。”再如,他提出对城市问题要“辨证施治”。他认为“解决城市问题要像中医那样‘辨证施治’,而城市问题‘辨证施治’的办法,只有从多学科研究或者说交叉学科研究中找出它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对城市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有综合的了解。”他还多次谈到多学科和单学科的关系。他指出:“城市科学体系中,城市的综合研究,可以促进相邻学科的交汇与边缘学科的生长,”同时,“城市研究的综合成果,还有赖于有关学科本身的提高,……各门科学本身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等等。这对城市科学和各专业学科的结合与发展的关系,是至关紧要的。

(摘编自陈为邦《吴良镛先生与中国城市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成果简介

编者按:自20021月天津社会科学院确立“城市社会学”为本院重点学科以来,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抓紧学科建设,撰写了许多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从本通讯第二期开始,我们陆续介绍这些成果。

 

城市社区女性赋权与增能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小波副研究员的专著《城市社区女性赋权与增能——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9月出版。

城市是一个巨大而超复杂的系统,对城市的研究必须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不至于繁复杂乱,该书以社区作为研究城市社会的切入点,对城市社会生活基本空间展开研究;同时将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引入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对社区进行拓展。该书在城市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框架下,集中对社区女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提出为解决妇女问题而对妇女进行赋权,拓展其在社区活动的范围,提高其在社区中的地位,提升其能力与素质,使女性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

该书从多角度、多维度、多领域论述了城市社区中女性问题。既有对妇女现实问题的剖析,也有对妇女工作历史的梳理;既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城市社区、小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的特点及对妇女的影响,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具体社区中妇女参与决策与治理的状况与问题;既关注了社区中妇女就业与婚姻家庭的重点领域,也涉及了妇女在休闲、环保、养老、健康、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社区发展;既关注到城市妇女主体阶层、也关注到妇女中的边缘群体——包括流动迁移妇女、单亲母亲、越轨女性等;既分析了各种社区妇女问题与障碍及其社会原因,也提出了赋权理念以及如何进行赋权的政策性建议;既有概念、理论方面的深入探讨,也有现实层面对社区具体工作的可操作性措施建议。

另外,该书还突出体现了时代背景下对社区妇女问题的思考,紧紧围绕时代变迁、社会转型,探讨了许多新时代中发生在社区女性身上的问题及社区在支持妇女发展中的作用。如在“城市社区管理机制改革”背景下,探讨了妇女社区工作在工作机制与体制方面发生的各种变迁;“社会转型阶层分化”背景下,城市女性人口的分化与分层及不同阶层女性在社区中的角色、作用与功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女性人口,其中因经济性迁移或婚姻迁移的不同,女性在城市社区中处于不同的处境;“城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推动社区就业”背景下,女性的就业困境及其解决;现代婚姻家庭问题背景下“离婚浪潮”中的单亲母亲问题;“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女性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及社区照料;“休闲时代”来临,女性休闲价值的凸显及社区为女性休闲提供条件与功能;“绿色环保”时代背景下,女性成为社区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为提高女性素质、提供高质量老年妇女生活提供可能;“E时代”背景下,女性生活空间拓展、虚拟社区改变了女性的生活方式等等……本书正是抓住了时代变迁的特色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为我们描述、分析了城市女性在社区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使我们体会到城市的巨大变迁,同时也使城市社会学所重点关注的城市化、阶层分化、社会变迁、家庭婚姻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使我们透过对社区和女性问题的研究,看到中国城市社会的巨大变迁。

该书指出和谐社区的发展对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赋权增能具有主要的作用。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三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社区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具有与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不同的运行机制与职能作用。居民参与与社区自治是社区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最终目的。因此,社区发展更多意味的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个人在参与社区活动中,逐渐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与民主要求。这一点同女性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女性要摆脱长期男权思想的禁锢,摆脱依赖、顺从、柔弱的身份认同,形成独立、主动的自我意识不能靠意识形态的灌输,也不能靠“男女都一样”的社会压力;而要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建立。参加工作无疑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参与社区管理也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以往社区妇女工作主要是为女性维权,现在随着能力的增强,女性也要为社区维权贡献力量。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建设和谐社区,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城市雕塑的评析及借鉴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张宝义研究员的《城市雕塑的评析及借鉴》发表在在《城市》2010年第3期。文章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大量兴建,对提升城市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但我国城雕还处于发展初期,经典之作很少,平庸之作众多。要想提升我国城市雕塑的水平,须对国内外代表性城雕进行必要的评析和借鉴,以此对城雕的成败有深层领悟。其一,城雕应展示地域的特有“生活”内涵。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城雕看成一种标志或某种记忆,其实生活内涵才是城雕之魂。重庆的“纤夫”就非常成功,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纤夫们为生存而坚忍不拔,无畏向前的精神,使看到作品的人们无不感到“震撼”。再如,鄂尔多斯市的“腾飞的骏马”虽然宏大且气魄非凡,但如果与赤峰市的“套马”(群雕之一)相比,则在表达特有生活方面明显逊色。城雕只有淋漓尽致的展现特有地域生活,才具有基本的形态价值。其二,城雕主题应“巧妙”切入。城市雕塑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广州市的“五羊石雕”,是羊城的标志。该城雕的艺术性很强,但在主题切入上,虎门的“折断的烟枪”则表现得更为“机智”,它既反映了城雕的主题,也使人们永远记住那段难忘的历史。其三,城雕是大众“看得懂”的创意性表达。城雕是大众性的艺术,如果只有雕塑家和领导同志能够看懂,而大多数市民看不明白,那城雕肯定是失败的。因此城雕要在被看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创意性表达。如著名城雕“悬空水龙头”,利用上水管连接空中一个巨大的水龙头,当水龙头流水时,上水管被遮住,形成水龙头悬空流水的感官效应。在这里,水龙头谁都看得懂,而让它悬空则是创意,两者结合在一起,城雕的创意性就被释放出来了。其四,模仿是城市雕塑的“大忌”。深圳的“拓荒牛”非常知名,于是效仿之风盛行,全国陆续建了一百多座类似的牛,而且牛的个头越建越大,设计与做工也不断有新的“提升”,甚至牛的神韵和气质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准。但无论“后来的牛”如何好,也逃脱不了“模仿”之嫌,这些牛最终还是比不了深圳的“拓荒牛”。其五,重视城雕与环境的“自然”结合。城市雕塑也被称为“户外雕塑”,这就要求雕塑本身应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产生雕塑与环境的“自然”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斯德哥尔摩的“水中人”建在河中,只将人的半张脸(鼻子和嘴)浮在水面,还有一只浮在水面的手作为衬托。给人的印象是人即将沉入水中,从而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可见,好的雕塑在表现力上往往不决定于它自身,而在于它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共鸣。

 

城市和谐交通建设的系统视阈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光荣副研究员撰写的论文《城市和谐交通建设的系统视阈》发表在《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5期。交通问题是困扰现代城市的顽疾,阻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和谐交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交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毫无疑问,建设和谐交通必须实现交通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谐;而交通系统又是高一级系统城市的要素,必然受城市系统的其他要素的影响和城市系统的制约,因此,建设城市和谐交通还必须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只着眼于交通系统的和谐或者只考虑交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和谐,是违背系统的层次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的,因而也不可能建成城市和谐交通。由于这两个层次的和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所以在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中必须统筹兼顾。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和谐包括交通工具之间的和谐、交通工具与道路的和谐、人与交通工具的和谐、交通管理与交通方式的和谐;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和谐包括交通与城市空间和谐、交通与城市形态的和谐、交通与城市扩展方式的和谐、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只有从这两个层次把握,构建这些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城市才会有高效、便捷、畅通的交通,城市也才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天津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张品的《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文发表于《社科纵横》20106

该文指出,20世纪70年代,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开始了广泛的空间转向,城市社会学也开启了空间研究的时代。传统城市社会学虽然没有关于“空间”完整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不乏若干具有洞察力的论述。恩格斯描绘的曼彻斯特住宅分离景观模式和芝加哥学派伯吉斯提出的城市同心圆结构模型,都是将城市社会结构进行一种地理学的描述,暗含了对城市社会分析的空间语境。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以空间视角对城市危机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探悉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社会过程,空间成为理解和分析城市社会变迁的独特理论视角。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空间又被纳入城市的微观分析中。

空间作为理解城市社会的一种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是存在着核心理论共识的:第一,城市空间是资本作用的产物;第二,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场所;第三,空间和社会是一种辩证关系;第四,空间是一种符号隐喻体系。

空间进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在学科发展上,一方面,促使了新城市社会学的兴起,另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空间转向使“时间-空间-社会”成为城市社会学新的研究范式。在研究内容上,空间转向使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变为一种客观的、结构化、空间化的社会过程和事实。

最后,该文指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还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空间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标准性的共识概念。其次,空间并不是研究城市社会的唯一视角。最后,不同类型的空间究竟如何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还需要进一步理清。

 

 

城市社会学相关研究及知识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力图通过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和回归充满人情味的传统社区矫正“现代主义”开发 所带来的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土地能源浪费、汽车依赖等城市问题。“新城市主义”主要包括传统邻里社区开发(Traditional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 Orien ted Deve1opment,简称“TOD)

    从二战期间开始,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离等问题。   

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小时。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里,减少房屋周围的草地面积,停车场地面积控制到最小,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这些社区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许多维持这种简朴自律的魅力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新城市主义不仅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新城市主义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通讯地址: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

邮政编码:300191

责任编辑:张雪筠 联系电话:022-23075332  电子邮箱:tjskyzxy@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