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经济社会学:理论评析与中国经验”论坛综述
        2012-07-30

本次经济社会学论坛是继2011年在南昌年会上举办“文化嵌入与中国经济奇迹:经济社会学视角”论坛之后,我们推动相关研究课题的再次尝试。承蒙学界同仁的厚爱和支持,本论坛总共收到投稿论文20篇,经评核之后,接受16篇,另外4篇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纳入论坛。在16篇接收论文中,11篇的论文作者(或者至少一名作者)亲自出席了71415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年会,参与14日下午在虹桥大酒店会议室G的论坛研讨。

 

由于迁就晚宴时间,当日下午的论坛研讨被要求提前结束,所以论坛发言和讨论由原定的四个单元压缩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五位发言,一位到会的湖南代表主动放弃发言。在第一单元的发言和讨论,主要围绕经济和经济发展与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关联和互动机制。高崇博士的发言简要回顾经济社会学中有关“经济与文化”的四个理论流派,尤其是韦伯和新韦伯主义理论,着重分析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析中国文化在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经济过程中的遭遇和后果。刘志军博士的研究对象为迁移到浙江的三峡移民,认为移入地政府为了帮助移民适应当地生活而采取的一些带有模糊人情化特征的经济措施,反倒引发移民的不合理预期,并被当地社会标签为麻烦的非预期后果。张银锋博士的发言集中讨论北京郊区的柳村极力保留集体所有制的文化逻辑,利用“泛家族主义”的分析框架,揭示出这样的一种集体主义表象的其实是以家族主义略微扩展为内核的,是传统家族主义适应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自然延伸。林玮的研究围绕哪些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可以推动提升村庄的整体村治绩效,借助对福建金翼黄村的实证调查,发现村庄的经济能力和内在的社会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公民性,都有助于增强村庄的社会和谐程度。张沁洁博士对广东省的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关注这些原本应该属于非牟利社会组织的行业协会在实际运营中的市场化问题,明确指出,这样单一的经济导向可能导致行业协商丧失自身的合法性和文化自主性,以及出现拥有强大经济资源者垄断行业协会的不合理现象。

 

第二单元的研讨主要讨论经济与地方文化和两性关系的互动。周春发博士深入探讨了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现代化的可行性,从徽村的个案研究可见,经济发展的狂热引发的过度商业化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反过来危害乡村旅游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梁丽霞博士运用增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分析发展旅游经济对山东河口村的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乡村旅游在经济、心理、社会和政治四个方面推动社区增权,但是也面对外部资本进入的威胁。潘少红副研究员介绍了全国各地兴建华侨博物馆的情况,发现其中的经济考虑明显大于保存华侨文化记忆的功能,文化被经济所遮蔽。最后两个发言透视出经济与性别之间的多样化关联。杨云博士研究酒店行业中性别在所从事的职位、收入和离职行为方面的差异,指出要改变女性在职场的不平等现象除了制度设计方面落实性别平等,还要推动性别平等的文化。金红博士通过调查中国女性和韩国男性之间经由商业婚介机构组织的跨国婚姻,指出市场逻辑的强力介入使得朋友、亲属和婚姻关系商业化,功利性成为缔结夫妻关系的首要考虑,人的情感和人格特征都被简化为市场关系。

 

总体上看,本次论坛一方面对经济与文化、经济与乡村社会、经济与性别等经济社会学的经典课题做了理论方面的梳理和辨析,另一方面又在丰富细致的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对相关理论做出回应和提出新的方向。不仅论坛研讨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而且论坛推荐的优秀论文��张银锋博士的论文��在参加年会研讨的1000多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届年会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明年我们再接再厉,展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为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同仁提供交流切磋的空间和更多的互动讨论的时间。

 

 

论坛组织人:刘志军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高崇 (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