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嵌入与中国经济奇迹:经济社会学视角”论坛综述
        2011-08-09
本论坛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主办,由刘志军副教授和高崇助理教授负责召集。论坛收到论文全文9篇,7人(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香港树仁大学)到会发言,参与讨论。论坛在723日下午举办,吸引超过来自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湖南和江苏行政学院几江西本地多所高校的20位学者和年轻学生到场旁听,并参加自由问答环节,一度有人找不到位子坐下,每个单元都因为讨论热烈而不得不拖延时间,欲罢不能。

 

    论坛研讨分三个单元进行,主题分别为宗教与经济、中国文化与企业、文化传统与市场经济建构。第一单元的发言人为刘志军博士和王春霞博士。刘博士运用在中国乡村实地调查资料,对现代化理论所隐含的经济现代化导致宗教信仰下降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乡村社会在经济发展推动下而不断都市化的进程中,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推动宗教信仰活动,同时宗教信仰也以新的形式、内容和功能构成现代性的一部分。王博士的发言集中在澳门华商的佛教信仰与企业经营上,揭示出嵌入在信仰中的行为规范、人生态度和向善理念都已经被应用到企业创建和经营中,并产生正面的效果。同时,临时抱佛脚,遇事才拜佛的功利性宗教信仰在商人群体中也存在,折射出经济理性与信仰作为约束行为力量之间的互相影响。

 

    第二单元的发言人为彭铟旎博士和高崇博士。彭博士探讨了“民工荒”背景下,东莞地区企业的管理层和农民工之间围绕辞工而展开的控制与反抗,特别指出劳资双方都依据变化了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运用社会文化策略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达到留住工人/辞工的目的。高博士厘清家族企业研究中的经济学论调和文化决定论观点,提出把家族企业的创立和经营看作是一个家族文化实践和再建构的过程,本质上家族企业是文化因素被当作知识储备,策略性的运用到经济活动中的结果。

 

    第三单元有三个发言人。刘硕博士以北京药品分销市场为例,探讨在制度日益完善透明的情况下,关系如何继续以新的方式发挥作用,分销商在满足制度要求的基础上,依然需要高度策略性的方式培养和动员关系,甚至不得不过度投资到关系上才可以获得商业合同。商业行为在中国社会深深地嵌入到长期形成的关系和人情文化之中,单纯的经济诱因无助于推动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邹琼博士探讨了东莞南村在建立新集体经济过程中,如何运用传统的村落家族文化作为组织原则和经济发展手段。即使是股份制这样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西方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实际上也植根在当地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之中。不同的家族文化传统造成村民小组或者行政村占主导的集体经济组织。她的研究发现呼应了第三位发言人范新光对河南SG乡钢卷尺市场形成过程的研究。范新光的实地调查表明新型的工业市场虽然有国家和市场方面的制度设计做支持,但是传统的亲缘网络在形塑市场和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使得表面上高度商业化的市场实际上也植根于当地的社会结构之中。工厂之间的协作和经济交换关系以及资金筹集等很多实质性的商业活动是在亲缘关系之内展开的,而不是所谓的理性经济行动。

 

    总体上看,本论坛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的和效果。发言人的论文全部建立在扎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基础上,不仅有翔实的理论回顾和梳理,还有真实生动的实证材料,避免了言之无物,泛泛而谈,引发听众的强烈兴趣。同时,每个单元预留20分钟自由问答,增加发言人和听众互动的机会,实现在精彩的问答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推进学术进步。每个单元都因为提问太多,主持人不得不做出限制,最后一个单元延迟到610分左右才由主持人强行宣布结束。所以,明年的年会,我们会增加会场面积、论坛时间和参与研讨人数。

 

论坛负责人:刘志军 高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