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学学会和黑龙江省社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组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保障学系共同举办的“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 论坛,是继2008、2009年连续举办两届之后的第三次论坛,此次论坛在美丽的哈尔滨胜利召开。
本论坛共收到论文54篇,这些论文紧紧围绕会议主题“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问题展开讨论。在为时整整一天的时间里,共有30几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河海大学、汕头大学、上海行政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东警官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哈尔滨学院和北京社科院、重庆社科院、天津社科院、辽宁社科院、黑龙江省社科院、吉林社科院以及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和讨论。会议共分为四场,分别由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吉林省社科院付诚研究员、广东警官学院马建文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秦均平教授主持。
在总结前两次会议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发散思维、融会贯通的目的。本次论坛特设了自由讨论环节。会上,代表们分别围绕“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两大主题畅所欲言,且有临时参会人员积极参与研讨,会场讨论即热烈又和谐,达到了交流学术、启发思路、增进友谊、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
本论坛共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当前和一段时期以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观点和主张。
论坛负责任人、吉林大学宋宝安教授在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对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理论阐释,根据社会燃烧理论、风险预期理论、利益冲突理论、心理平衡理论,从经济、社会、体制等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发展的趋势和应该采取的对策。
国家行政学院政策咨询部副主任、费孝通先生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丁元竹教授因参与国家文件的起草而没能参加大会,但他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和书面发言稿。丁元竹教授在发言主题“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一文中指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关注基层问题。基层问题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基层问题的实质,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缺乏平衡、造就健全社会生活的基层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基层问题没有被当作核心问题来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很多,主要应当考虑鼓励资源往基层配置、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寻求解决基层问题的更开阔思路等问题。
广东警官学院马建文教授从职业角度进一步用鲜活的事例分析了群体性冲突产生的制度原因,并通过分析单位内部可能出现直接利益冲突的诸多原因,提出处置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原则应是“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疏导化解,依法制止;慎用武力,惩办首恶”的24字方针,并指出要预防由于公众对国家和社会的过高期望值而导致不满情绪的蔓延。
相比较而言,吉林省社科院的付诚研究员则以“无直接利益冲突”为切入点,分析了这种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根源在于资源分配领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无法充分衔接,没能有效容纳社会转型中分化出的各种阶层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从根源上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序的化解。据此,付诚研究员认为,要从根本上消解“无直接利益冲突”隐患,就需要在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的有效衔接。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鹂老师围绕贫富分化的现象,依据万有引力、宇宙膨胀、自然界的熵定律等原理指出,适度的贫富分化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益的,问题仅在于分化程度。按照自然界的规律,社会也会逐步走向整体和谐稳定,这是人类社会的先天基因,这为我们研究社会稳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论坛评论阶段,杜萍教授、沈殿中研究员等都对第一单元作出了精彩点评,另有5为学者参与了自由研讨,更有博士生从受益的角度进行了发言。
论坛的第二单元,着重探讨社会管理的相关议题。与会代表们从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加大公共品社会管理力度、引导公众舆论、加强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促进公共安全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云南大学的钱宁教授以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风险为视角,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针对中国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局限,探讨了它们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难题。
吴兴民副教授针对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指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的唤醒与培养对于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媒因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在这方面理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认为在大型活动前、中,特别是在有突发性事件产生时,传媒对社会舆情的引导都应当发挥积极的功能。
还有很多突破性观点,比如秦均平教授提出要对城市化背景下因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而被动富裕起来的青年群体的特殊需求进行研究;周耀红教授提出要正确定位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探索多元治理、合作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从法律环境、信息渠道、培育机制与制
度监管等方面,倡导激励、推动促进非政府组织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等等,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当然,会议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革之处,比如,有的发言内容能够引发很多思考,但由于时间关系,有些观点只能浅尝辄止。
总体来看,本分论坛主题鲜明、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提出的观点新颖、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都很强,进一步体现了热点与前沿相结合、创新与实用相结合、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理论研究的特点。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本次分论坛之成果不仅仅是某种观点的交流,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将对我们解决涉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会同行有决心把论坛办成具有国内研究社会稳定的名坛,为我国社会学同行深入研究社会稳定问题搭建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