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发言及讨论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的探讨: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理论的探索,另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实践的总结。
就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而言,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内容。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建设是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需要,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社会过程。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以及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参与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制度保证,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此基础上,论坛参与者进一步围绕涉及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开了讨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高中建教授研究了新生代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的逻辑关系和生成机制,认为通过社会组织、公共活动、网络舆情等方式是建构新生代参与会建设的有效途径。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杨桂华教授研究了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认为随着公众对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具有比较优势,并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的方式。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陈天仁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潘鸿雁教授等对基层组织自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基层组织自治对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大社会”的有效路径。此外,北京市委党校潘建雷博士等社会学者深入剖析了礼与社会人格、大同社会、差序格局等思想的渊源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为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启示并开辟新的道路。
尽管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发言的立场和观点各异,但一种范式的建构从发散到收敛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同时,这也体现了社会学界同仁努力寻求建立社会建设理论思想共识的执着追求。
就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而言,论坛参与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社会建设实践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岳金柱博士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成立两年多以来,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构建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着重说明了这一新生机构不断进行社会建设的新探索,将首都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路径。云南大学王彦斌教授,对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得出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主导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某程度上会影响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的良性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建设的进行的有益结论。东北师范大学刘迟博士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WF社区的实证考察,结合制度理论视角对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生成、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的生成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制度空间模型,以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上述要素之间的关系。
当然,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在中国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建什么、如何建?社会建设水平如何衡量?所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从学理上和实践中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社会学者勇于承担这一紧迫性的历史重任,从古今中外有关社会建设的思想中汲取理论精华,集思广益,为构建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并有效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的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体而言,“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的举办实现了既定的交流思想、提升认识、推动研究、促进合作的初衷,对于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学科明确学术发展方向、提高学术发展质量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晓壮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